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To work, or not to work.

從我開始上班到現在三個月了。從學生、國軍、轉換到多數人都無法避免的上班族,我的生命處境經歷驟變,對人生的思索也更進一步。剛剛我發現,在法國哲學會考的文章哩,漏答了一題。

          工作是否能讓人有自我意識?

奇妙的是這篇文章我反覆校閱過,這個問題就巧妙地從我的筆下溜走了。做為一個精神分析愛好者,佛洛伊德從我的記憶深處走出,就逕自的為此詮釋說:「這必然是一種潛意識的壓抑」,因為當時我正在找工作,內心的焦慮將工作這敏感的關鍵字從意識中給隱藏起來。然而工作一段時間後,焦慮依然不變,只是它的組成已經不同。它仍然日夜的恫嚇與侵擾著我,在任何時候發出猛烈一擊,試圖將我給擊倒在地。於是,我想藉由寫文章,來向它公開展示我的決心與意志。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eNlfJuJfgFioLdqYEzChJu3Rknqgp8fSkIM7RVpboTe9GMal8I66bAPh5ivzVVK3-0PtotJfMq2p0nIJA6HaFFJ767uiMmyIWNVra1PBKljco7UBGFcOCYmWWC60t2vTyOGDec_CLqjTj/s1600/the+walking+dead+working+dead+at+office.jpg
the working dead : show on 4 season a year
圖片來源

工作是一個廣義的心理名詞,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都能被套上工作的定義,而事件本身就會因此發生質變。拿打籃球來說,這是很平常的休閒的體育活動,但是當它變成工作時,打籃球的人就得到職業球員的稱號,他投出的每一顆球,比他在公園裡投出的球,負擔了更多責任跟要求,可以想想球員在賽場沒投進與在公園投出肉包的心情受差異。也就是說,工作是對自我的表現比平常擁有更大的行為要求與責任承擔。


那自我意識是什麼自我意識是人對自身狀態及對自己與客觀世界的關係之意識,例如我們對外在現象的想法、對心理感受的察覺。簡單的說,就是人作為人的本質-感知力。借用人格心 理學的架構,人類做為生物必定能察覺「本我」,肚子餓會想吃東西、累了想睡覺,這些現象都是根據生理需求,它會直接讓大腦感受到不舒服,不需特別經由自我 意識來處理需求。自我與超我,就相對應著對自身心理的理解與對他者的察覺,是超乎生存基礎的感知,這也是人與其他動物的具體差別。



http://www.repticula.net/BarbaraAgreste/wp-content/uploads/2013/02/hysteria-female-body-lacan-freud-spectcle.jpg
鏡像階段:自我的原始
圖片來源

我們現在的自我意識是如何形成的? 一直以來這是心理學的研究重點,或許你我都知道小孩的成長環境對他長大後的性格有深刻的影響,或者在報導上看過否些罪犯的童年都有悲慘的創傷經驗,聽過家裡貧窮的孩子出社會比較有成就...等等各種人格發展觀點。其實這些統計與研究反映出的是一個共通的概念,即人的感官與知覺是思想變化的無形推手。1936年的國際精神分析大會上,法國的學者拉岡(Jacque Lacan)發表了一篇著名的論文-<鏡像場景與自我的形成>,指出人出生到世界上,當小嬰兒的時候是無能為力的,它的生活需要依賴母親,這種自卑的無力處境稱為原初悲慘(original distress)。當他第一次看到鏡子時,他起初不能分辨那是自我的投影,但是等他漸漸察覺,鏡中的身影就是自己,了解到「啊!原來這就是我!(le Moi !)」,他開始產生自戀與對自身能力的自滿,才開始脫離原初悲慘的處境。拉岡解釋這現象為「人透過他者來找尋自身的存在」,此現象繼而延續到人的一生中,這永恆的虧欠將轉變成對其他事物的渴望。有些人追求事業、金錢、名利,有些人探求內在、心靈、思維,就如同嬰兒時期一樣,對著鏡中的完美形象著迷不已,苦苦追尋成為一生的懸念。

而工作正是人尋求自我的路徑之一。當我們以工作來稱呼某個行為時,我們所花費在其中的心神多過其他事,對其產出的收穫也有更多期望,尤其是在工作中經歷到的感受,由於我們的高度專注,其內化成自身的思想的程度也更強。如果我們常常與不同職業的人交流,可以察覺言談中,不同職業的人都會流露出獨特的思維與觀念。舉個例子,假設一群人在討論高第(Antoni Gaudi)的聖家堂,據說將在2026建成的傳奇建築,建築師會稱頌它的巧妙結構,設計師會分析建築的線條,人文研究者會醉心於奇特的興建過程...雖然這是我想像的情境,但在我的生活經驗裡,來自各種行業的人都有其專業的思想痕跡。思維形成的過程,常無聲無息的發生,人們往往難以跳脫出主體,去透析心理層面的變遷,工作就在靜默中塑造人格。



人在工作中累積生活經驗、探索意識的疆界、並追求不斷變形的慾望,工作幾乎佔去了多數人大部分的生活,對於人的自我意識形成,重要性不言而喻。觀看街頭的上班族,穿著整齊套裝,舉手投足間毫無活力,像是機器人一般的重複枯燥的日常生活。上班竟成為自我意識的摧殘,淡化人對價值與理想的渴望,為甚麼工作會使人陷入無奈之中呢?


http://p1-news.yamedia.tw/MTM5NDMzNW5ld3M=/d095214198fbb950.jpg?q=60
上班族的夢想:颱風假(服務業除外)

職業的運行模式,在過去常以師徒制、經驗傳承法來分配每個工人的工作內容與方式,這種作法在小規模經濟情境下尚無大礙,但是進入資本主義的悲慘世界,師徒制的效率不佳且缺乏標準的生產模式對於營利的要求而言,窒礙難行。讀過管理學的人腦海深處都會有個模糊的名詞:「泰勒化」。這個經典的管理法是由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所提出的科學管理方法,洋洋灑灑條列了許多生產與工作管理的方法,其中我摘要出幾個重點:

一、對工人操作的每個動作進行科學研究,取代傳統單憑經驗的作法。

http://blog.howuseit.com/wp-content/uploads/2013/09/%E5%8D%93%E5%88%AB%E6%9E%97%EF%BC%9A%E6%91%A9%E7%99%BB%E6%97%B6%E4%BB%A3.Modern.Times_.1936.png
圖片連結

 
二、依照工人的個人特質對之進行培訓,使其專業技能成長,以取代過去漫無目的的自我學習與隨意分配。
https://blogs.emory.edu/animec/files/2010/10/ika-musume_ep01_15.jpg
圖片來源
三、資方與工人們之間在工作和職責上幾乎是均分的,雙方各自負責熟練的事物,以提高工作效率。
http://chan6es.files.wordpress.com/2012/10/capitalism_vs_socialism1.jpg?w=700
圖片連結


 
(這個白話的精要比厚厚的管理學課本要好記多了)

依照泰勒的研究,透過工作的步驟標準化技能專精化職務定量化來減少錯誤與重工等資源耗損,訓練高效率的工人。然而在實務上,資方對於勞工的想法,將之視為「生產單位(productive unit)」的成分多過於「人」,也就是如何降低生產成本與生產率最大化成為唯一考量,精明的老闆們就從勞工下手,產生「Cost down」這歪斜的名詞。機器的運作遵從邏輯設計,當機器過熱你硬要它轉就是壞給你看,沒有給它足夠的油料它也動不了。人類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如此理性,很多時候感性與情緒在決策時是重要的相關因素。人們在面對壓力與焦慮的情境下,所做的決策容易傾向保守的態度。於是當老闆不斷的增加工作量、主管發出荒謬的命令,小小上班族為了生計,只得將委屈詮釋成磨練,讓工作風化了對生活與職業成就的期待,深陷無法自拔的勞動折磨。
http://lh3.ggpht.com/_9F9_RUESS2E/SoGuzPTJZHI/AAAAAAAAAdY/4FPIBCusWjg/s800/The-Best-Place-to-Work-Google-Office-in-Zurich10.jpg
Google:work and play

上級對下屬的權力欺壓、工作量不平均、職務分配分散等現象不但成為員工的熱情退燒劑,更是公司發展的慢性毒藥。管理科學的技術目的是要提高企業的生產力,錯誤執行理論所造成的偏差這些並不是企業家樂見的。近年來,國際間的企業文化與組織開始出現各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如鼎鼎大名的Tim Brown與他的IDEO firm,致力於推廣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以全新的思考模式來規劃、設計服務或產品,致力提供顧客新體驗與推廣創意工作模式。從Google、LEGO、apple...世界上一流的企業,重視員工的感受成為管理經營的重點。

http://cdn2.techbang.com.tw/system/excerpt_images/14588/inpage/e7973273fba875845acfa2813fe8702e.png?1377576468
職場復仇者(圖片來源)
不過創新概念並不是每間企業都有辦法實行的,在東方,較具規模的公司依然謹守著嚴格的階級制度、標準化工作流程。最近很熱門的日劇<半澤直樹>,我們能從緊湊的劇情中,窺見日本企業嚴格的職場階級。即使台灣並沒有與日本相同程度的工作倫理,從此部戲劇爆紅且受歡迎的程度,反映出其劇情氛圍如何與觀眾的苦悶上班族生活切合。劇中半澤君勇敢且凶狠的與狡詐的上司抗衡,觀眾在觀看過程透過轉移作用(displacement),將現實無法達成的反抗慾念,全部交付給半澤,透過他的唇舌說出反擊的話語,抒發內心壓抑的怨氣與不平。班哲明‧富蘭克林說:「對上司謙遜,是一種責任;對同事謙遜,是一種素養;對部屬謙遜,是一種尊榮。」職場倫理的概念,在拓荒者的新世界就已萌生,只可惜至今未能徹底實現。畢竟十七世紀的工作制度與生存環境並不如現代此般複雜吧。
不論是憤恨不平,或是心滿意足,工作對身心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唯有透過認清自身處境,思索未來,重拾為人的意義,才能從工作中探索人生的迷霧,找尋生存的方向,與自我的內在滿足。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