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變形吧,我心內的卡夫卡


I am a cage in search of a bird.


若把文字看作是作家的自畫像,那麼卡夫卡像是模糊的碳筆素描,雖然色彩黯淡卻線條鮮明。看著書前他的照片,他那深邃的眼光搭著淡漠的笑容,增添了更多神秘的氣息。我們最為認識的是變形記裡的那隻大蟲,鱗片內包覆著孤寂的心靈,昆蟲無法言說的狀態卻洩漏出更多人類生存的空虛。




卡夫卡並不像是左拉、沙特一樣,是個名聲顯赫的作家,他是法學院畢業、在保險公司工作的上班族。如同你我,忙碌的業務占去了許多時間,卡夫卡僅能在下班後,盡情享受振筆疾書的樂趣。當時,他居住的土地上說著捷克語和德語,在統一的奧匈帝國下卻有著兩種族群的認同。而他,卻是飽受排斥的猶太人。



卡夫卡也是情感豐富的人,他一生中「喜歡」過許多女性,並以他擅長的文筆,將情感化為實體的詞句,寫成一封封信件來傳達。當時歐洲正值繁華的時代,新科技、活躍的經濟為人們帶來新奇的生活體驗,卡夫卡似乎沒有被歡愉的氣氛浸染,<變形記>的主角起床成了隻大蟲,仍被工作的煩惱糾纏;<審判>中的K被莫名逮捕,試圖辯駁那沒有名字的罪。



作家的靈魂被工作囚禁、在德奧之間失去認同的猶太身分、游離難定的情感矛盾,讓卡夫卡的文字永遠帶著一層看似淺薄卻深刻的孤獨,憂慮著無法窮盡的生命意義與存在。卡謬在<法蘭茲卡夫卡的作品中之希望與荒謬>一文中說,他的文字將我們引領到人類思想的邊緣,逼近荒謬。而讀者也唯有透過親自走遍,才能領略卡夫卡讓我們感受到的希望。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