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Le moi


「去看精神科的人,是自己意識到需要而去,或者是受到他人建議而去?」當我在回憶精神分析的理論與架構時,這個疑問浮上意識。做為一個精神異常的人,理論上它是無法察覺自己的不正常,所以他並不會覺得需要去看醫生。若是一個接受別人建議去就醫的人,他本身必然事先沒有感覺自己有異常到需要看醫生。他這時如果選擇聽從建議就醫,他會不會正無意識地將自身的正常扭曲成他者的異常?

這不只是一個精神醫學問題。這是一個哲學、道德、權力、乃至於生存的問題。
當人選擇直接服從時,它放棄為自我答辯的機會。

並未停止看著鏡子時產生的巨大懷疑,即的言行舉止,真的是以為的嗎?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物理實驗



空氣中的原子,在感受到樂音的刺激,開始猛烈地四處撞擊。
我靜靜地坐在草地上,彷彿像永恆裡的一棵枯樹。我的臉上接觸到四處躍動的原子,它們散發著生命的原始能量,觸及我的瞬間,將這股激流給注入腦裡。每顆粒子瞬間溶解,化散成各樣的情緒,喜悅、憤怒、憂傷、狂樂,各自列隊向我心深處行軍。我聽見腦說:「我不是冷酷無情,只是必須執行程式所編譯好的腳本。」接著我感到巨大的衝擊力,我的內在正發生戰鬥。理智的敗將散落在各感官。我有時聽見哀號聲、看見思想的屍骸、嗅見燃燒的氣味。終於,皮膚滲出沙礫,我抹了一把,閃爍著的是慾望精煉後的餘下。

底比斯城有兩座石像稱作門農巨像,在每天日出的時候會發出聲響,一位希臘地理學家寫道:“每當日出時分,石像就會開始說話,旅者將其聲音比較,認為最接近豎琴的聲音”。科學家認為,使無生命的石像發出聲音的,是每日照射的第一道曙光,使在夜晚低溫的石英石,產生熱漲冷縮摩擦石縫,而開始說話。

療癒小鴨:游於藝術之外

黃色小鴨的風潮已經席捲台灣一陣子了,但我還是想說些什麼。

在台灣,藝術展在近年來十分興盛,從梵谷到即將開展的達文西,以大師之名的藝術作品往往是票房保證。而當代藝術則總是默默在美術館、藝文空間伸展自身的論述與意象,感受不到群眾的擁抱。荷蘭當代藝術家Florentijn Hofman的作品Rubber Duck(黃色小鴨)卻反其道,從食衣住行各面向都可以看見小鴨的身影,佔據了新聞報導、日常消費,全台灣從北到南完全被黃色風潮席捲。以藝術創作的角度觀看,為何小鴨能夠輕易擄獲大眾的眼光呢?

觀察當代藝術,可以發現過去未有的特質,即作品質與量的擴大。如美國藝術家Jeff Koons的氣球狗,以金屬的材質將常見的氣球貴賓狗放成巨大;艾未未於倫敦泰德美術館撒下一億個陶瓷燒製的葵花籽,將種子的微小意涵擴張成恆河沙數的群體象徵。超出日常經驗的形象,往往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成為藝術創作的新穎模式。與傳統的創作方法比較,質量的放大往往不需要複雜的論述或精細的技法,簡單的概念就可以傳達強烈的印象。 

Hofman一向以大尺寸的可愛動物,巧妙的與地景融合,創造出童趣又驚奇的景象。倒栽蔥的兔子、躺平的麝鼠、跌倒的猴子,牠們可愛的外表卻因巨大的軀體,與平淡無奇的現實撞擊出趣味豐饒的意象。

藝術創作除表現方式,論述的重要性不可忽視。作品透過具體的論述支持,能夠完整地將藝術家的想法整合至作品,使觀者能以主觀意識與作者對話。但以筆者參與過數個藝術展覽的觀察,多數台灣觀眾對於文字論述難以掌握,偏好單純以感官直接體驗作品。於藝術的鑑賞,侷限於視覺藝術(尤其是繪畫),其他創作型態如錄像、裝置,則難以品嚐其豐富的內涵。而主題涉及社會寫實面的作品,如反戰、人權、歷史、殖民、政經...各種主題出發的創作,更遠超出一般大眾的理解之外,視為晦澀、遙遠的「藝術品」。



我們就不難理解小鴨為何受歡迎了。可愛、討喜、童真的巨大小鴨,伴著天真的表情,悠然的載滿著歡樂與喜悅的氣息,有如電玩遊戲的「回血點」,只要靜靜地矗立在小鴨旁,那對生活的失落、對政治的不滿、對日常的厭惡,通通被小鴨給「補血」了。不過我想負責安排小鴨來台的政府官員,並沒有料見其神奇的療癒力,而是聚焦在「產值」之上。

小鴨為來台灣帶來數百萬人次、近10億商機,上至各大品牌,下至夜市攤販,小鴨商品遍地開花,喜孜孜的大眾忘記阮囊羞澀的荷包,紛紛解囊一親小鴨方澤。對事物的不理性狂熱、缺乏認知、盲目追求,「一窩蜂」似乎是台灣人的特質。

於是乎小鴨就並不單純了。群眾視之為精神負擔的百憂解、商人視之為買氣疲軟的強心針、政府視之為振興產業的萬靈丹,無論以何種視野,皆無法窺見藝術的觀點。而古老的大師每每開展,總是一家老小,耳邊掛著語音導覽,走馬看花式的吸收大師的藝術靈氣。喔,差點忘了紀念品!

看著商家架上一片黃膩膩,我突然想起安迪沃荷說:「優秀的商業就是最棒的藝術」。身在台灣的我感受尤其強烈。

---

原文發表於想想台灣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超譯商周



就在剛剛我偶然讀到FB上轉貼的文章,看完身體感覺十分疙瘩,還等不及開口思想就頃洩而出。「給它超譯一下吧!」還不及我回神,一個鮮明的夢境就在我的意識中給攤開來了。

...

走進書局,我們總是在雜誌區看見形形色色的文本,封面用斗大的文字寫著類似「小資族如何存第一桶金」「這樣做,老闆賞識你」之類的聳動誘人口號標語,有如情色雜誌封面的妙齡女郎,令人止不住翻開扉頁,一窺究竟。商業周刊可說是商管類雜誌的老大哥,時事議題豪不遺漏,在許多讀者心中有如探究商業金字塔的萬花筒,投映出紙醉金迷的諄諄教誨。

而當我啃食文本到了渾然忘我之境,回頭看看它,我卻驚恐不已。過往的精鍊與前瞻性遍尋不著,我卻在字裡行間讀見嗜人的巨魔,正潛伏在成功指南的糖衣中,慢慢的將茫然的讀者給「拆吃落腹」。

一張文本緩緩浮現,上頭寫著:

解構商周



望著籠外的成功者,開著名車住豪宅或擁有高品質和品味的生活 (page 2)

解:高品質的生活是什麼? 這如同上帝存在與否一般的哲學問題,許多思想家想破頭也得不出最佳解,Eureka! 原來開名車與住豪宅就是品味的象徵呢!

有一篇在網路廣泛流傳的文章,當中一名想加薪的員工對老闆說「我有25年的經驗」,而老闆回應他的是:「你沒有25年的經驗,你只是同一個經驗用了25年。」 (page 2)

解:一個具有25年經驗的經驗是不夠的。想加薪你需要的是十個25年經驗,才是優秀員工,老闆表示:可以考慮從22K加到25K


根據研究,許多人在轉職時還揹著前一份工作的「包袱」,這會抵銷掉經驗帶來的優勢。專家認為,人們在轉換到另一個環境時,其實很難拋掉原先習得的規範和價值;所謂「職業包袱」指的是固化的做事方式和態度,而且工作經驗愈多,你所揹的包袱就愈沉重。對於不少雇主來說,這是一個相當尷尬的問題。如果這是不大需要經驗也能完成的工作,那何不乾脆雇用一個沒有經驗的新人,再透過訓練將他們收為己用呢? (page 3)

解:「收為己用」聽起來像是用寶貝球收服的意思,不過也很像現實情況,一但被制度給教化、馴服,新鮮的肝就背上前文所述的「職業包袱」,為老闆差使,毫無反抗能力。

「你的履歷應該去蕪存菁,刪去不重要的部分,盡量把每份工作的時間拉長,展現你產生的價值與影響力,而不是些不相干的瑣事。」( page 4)

解:奇哉!前文方才提到一個經驗25年毫無價值,現在又提倡把每份工作時間拉長,這樣可以展現什麼價值呢? 超人的耐用力? 時間拉長,做的還是無法提升自我的工作,就算幹40年也無益。

事實上,有這種思維的年輕人實在不少,根據房仲業者的統計,現在30歲以下買房的年輕人只佔一成,與十年前相較,足足萎縮超過一成,顯示年輕買方的確對購屋愈來愈沒有意願,他們要不就是寧願窩在小雅房,要不就是等著父母親買房。難道買房對你來說除了帶來房貸壓力,真的沒有其他意義嗎? (Page 6)

解:有土斯有財是根深柢固的華人觀念。不過今日的情況是,「你有土,你無財,銀行斯有財~」然後背著學貸的年輕人接著又背上房貸,貸上有貸,永無天日。有聽說過那個有錢人的房子用貸款的嗎? 年輕人不買房,不代表他們不想買,背後的因素才是問題的根因。

聽著這兩人的酸言酸語,我忍不住開口問:「難道你們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也能在這個特區,買下一間屬於自己的豪宅嗎?」( page 6)

解:看來這應該是建商的臥底!( 
豪宅真的那麼重要嗎? 值得拆掉歷史、迫害人權、建立一座又一座的鬼城,超出「宇宙價」(恕我創造這個名詞,天價已不足以描述)的房價,不斷鼓吹年輕人加入這零和賽局。塊陶阿~~~~

但是別忘了,母親會老、政府會倒,租金更只會隨著房價愈來愈高,你自以為能夠掌握的這些錢,在未來,別說養老院你住不起,甚至區區3坪大的房租,都足夠成為壓垮你老年生活的最後一根稻草。到時候,流浪漢的草蓆,就是未來你只能棲身的最後三分地。 (Page 7)

解:政府會倒我倒是不怕(壞政府,不拆嗎?),但是這一席話可說的我心寒哪!這恐怖的處境如果發生,其他那些住豪宅的人在幹甚麼? 是否冷眼的在舒適的沙發上,兩眼無神看著電視裡的流浪漢,默默地吃著洋芋片? 不做為就是平庸的邪惡,這點我們在歷史上以重導覆轍多次了。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不是一句「不上進」可以解釋一切,多少人努力半輩子,卻深陷富人設計的資本階級中,越趨悲慘。


如果你不了解現今的資產制度,那請您一定要看這部影片。

...


啊!我猝然從夢中醒來。殘酷的文字歷歷在目,恐怖的敘述讓我毛骨悚然,在那篇文章裡處處滲漏出鮮血,在我打下這些紀錄後,我發誓我絕不再去看。人總都有惻隱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