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王道樂土中被遺落的女性-滿州國大陸新娘


大日本帝國政府在滿州國建國後,大力宣傳移民滿州,試圖藉此來解決1930年的昭和恐慌與農村蕭條問題。在滿州建國的口號「五族協和」「王道樂土」的宣傳下,不少民眾組團前往滿洲開拓,期望能夠在新大陸獲得新生活。
 

外來宗教對本地文化的衝擊-以日本為例


如果說要看看外來宗教對本地文化的影響,日本是很好的例子。

日本自古以來存在著的宗教-神道教,這個無單一主神、無特定經典的宗教,是日本人對於自然力量的尊敬與崇拜的原始信仰。它在日本尚未有國家制度時,就已經深藏在人心之中。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建仁寺 禅居庵 摩利支天堂



在神社或寺院,一定會見到神明的差使,像是常見的狛犬、稻荷神社的狐狸等等。
但在建仁寺的塔頭禪居庵,這裡的神使很不一樣,是「神豬」XD


2016年10月13日 星期四

天理教嘉義東門教會


嘉義,這座在日本時代有著KANO的光榮、在228時的頑強抵抗的城市,如今是座步調緩慢、悠閒的地方。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升天

在總督府實施皇民化運動時,除了制定神社參拜政策外,對於漢人的傳統信仰之管制也是一大重點。

1938年,總督府與各地方政府舉行會議,確立了實施寺廟整理,也稱為「神佛升天運動」。由各地方政府來主導寺廟整頓計畫,以寺廟全部廢除為原則,實務上唯一街庄一寺廟,進行大規模的信仰控制工作。

二条的寂寞


這兩天下著大雨,讓我想到京都的二条城。
 
在京都的半個月,拜訪二条城那天下著傾盆大雨。雨水不斷落下,打在灰石地板上、黑瓦屋頂上、挺拔的松葉上。踩在積水的地板上,一整團的遊客不斷湧入城內。我們穿過整修中的東門,跟著人群亦步亦趨的移動。
 

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

專家

最近看了一部日劇叫做<專家>,主角是因為冤獄而被關了十年十個月的警察,他在獄中學習到了如何思考犯罪者的心理與動機。他出獄後重回警局,每當遭遇到一些看似平凡的案件,他都會指出「應該要以犯罪者的角度去思考」,進而發現許多不合理的地方。沿用這個思維模式來看最近的案件,一般的犯人在犯案之後最不希望的就是被逮捕,因為對犯罪者而言被逮捕就無法看見或感受犯罪後的結果,可能是花用偷來的錢、或者看仇人被毆打後的快感。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紀念223松山大空襲

時間是1938年2月23號,松山庄還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零星幾間紅磚厝散佈在這片土地上。水牛在田間緩慢地走著,微風拂弄著稻穗,在樹陰下的阿明,正享受著農忙的休閒時光。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計程車

那天下著細雨,我在人煙稀少的街上等候計程車。一眼望去道路兩旁,老朽的鐵皮披在房屋上,顯得十分落寞。黃色的計程車突然切開濛濛細雨,我趕著擠進車內。司機是個面帶倦容的中年人,一聽到我要到台北,他用遲疑的口氣說「呀...我好像不確定怎麼去呢」但還是把車開上的快速道路。
 

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重量

投票所外排了常常的人龍,一眼望去,穿著塑膠拖鞋的阿伯、坐著輪椅的奶奶、穿馬靴的年輕女性、帶粗框眼睛的男生,都或多或少在巷口見過。由於不能攜帶手機,人們在等待的行列裡與旁人交談、隨意張望、或望著遠方放空。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庇護所

冷冽的早晨,人們穿著大衣在寒風中堅毅的苦行,奮力的的往違背意志的方向前進。我踏進了麥當勞,點了一份餐點準備輕鬆地享用。環顧四周,幾個熟悉卻不相識的面孔一一浮出。穿著簡樸的大叔推著眼鏡,一邊吃漢堡一邊閱讀報紙頭條;一位中年的女性上班族,聽著韓劇享受她僅存的悠閒早晨;也有位西裝筆挺的男子,把握時間學習日文。更多的是搶在末日開始前,在夢鄉流連忘返的補眠者。素不相識的勞動者們,在速食餐廳中構成了日常的短暫關係,各自據有一個角落,為不同的欲求,爭取相似的目標-屬於自己的自由時刻。早晨的麥當勞,是苦難的勞工上班前的庇護所。
 
九點前夕,人們不約而同地收拾物品,離開溫暖舒適的公眾空間,前往各自的勞動崗位上。雖未相識,但或許彼此都曾在心中默默地說著:

がんばってください!(請加油吧!)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自助餐

寬廣的餐檯上,各種菜餚一字排開,像是閱兵場上整齊列隊的阿兵哥。用餐者拿著盤子,他可以隨意的點選喜歡的菜,不必像吃便當一樣被迫接受不喜歡的菜,也可以增加份量。
 
與日本料理、西餐完全不同,菜餚並不會盛放在各自的容器,而是肩並肩的擠在同個盤子上。那淺淺的分界似乎無法阻隔菜餚間的吸引力,它們彼此交疊、相容,形成渾然一體的美食共同體。
 
這樣的飲食型態,恰好反映出這塊島嶼上的人們的生活態度-肩並肩的共生,無能為力的讓彼此互相影響,誰也不拒斥誰的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