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畫,家

面對著鹹鹹的海風,畫家正勤奮的揮筆作畫。
綿延在河岸邊的紅瓦厝之間,穿插了一棟白色的尖塔。那是數十年前的傳教士,在當地留下的教堂。他擠出藍色顏料,快速調和後,開始描繪畫面左邊的水域。遠方幾艘小船緩緩駛來,也被他給永遠凍結在畫布上。

畫家用沾到顏色的袖子擦拭汗水,滿意的看著剛完成的畫。這時是1933年。





70年後,這幅風景畫-「淡水夕照」在蘇富比拍賣會上,創下2.1億天價的拍賣金額。

這幅畫筆觸較粗,線條的顏色對比較大,有印象派的畫風,尤其是梵谷的感覺。在日本學畫時,接觸到西方所流行的印象派,讓他印象深刻。身為來自殖民地台灣的他,入選帝國美術博覽會的光榮帶給他眾人的尊敬。他在中國任教、在台灣組美術協會推廣藝術,他以行動來實現對藝術的熱情。

令人惋惜的是,台灣梵谷的命運似乎與荷蘭梵谷一樣,都終結在一顆子彈。1947年,被國民黨政權給肆虐的台灣,爆發了二二八事件。嘉義地區的市民為了保護家園,組織民兵與國民黨軍對抗。他與其餘數位地方人士組成和平談判代表團,欲前往軍隊和談化解衝突。結果,軍隊拘捕了畫家,作為對和平代表的歡迎。

衣衫襤褸的軍人,押著代表們遊街。在嘉義火車站前,他未經審判就被槍決。沾著顏料、畫出淡水河岸的雙手,被鐵絲緊緊綑綁,沾染了腥紅的鮮血。他與湯德章、王育霖、王添灯等等無數的台灣知識份子,在這場恐怖的屠殺,被國民黨政權給奪去了為台灣帶來更多美好的機會,他的名字也從台灣人的視野中消失。

如今,我們在臨摹他的筆觸線條與欣賞他的畫作時,我們不會忘記他的名字。
他是來自台灣、揚民國際的藝術大師。

他是陳澄波。

延伸閱讀:

請教故宮:「陳澄波」是怎麼死的?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485
陳澄波與消失在臺灣歷史中的人們
http://gushi.tw/archives/3513

/Zoma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