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如何規劃美學教育?



最棒的商業就是藝術藝術就是商業




教育部長蔣偉寧在接受立委質詢關於12年國教的美學教育規劃時,認為讓學生學會一件樂器、去過故宮看展、在國家音樂廳聽表演就能培養美學基礎。如此荒謬的構想顯露了台灣社會美感低落的現狀,也反映出我國教育體制的狹隘與僵化。

在東方與西方,歷代哲人在探討美學的脈絡是十分多元的,從西方的先驗與經驗論、到東方的儒家的道德美與佛道的自由美,美感的形成並非以理性或邏輯可以推斷出一致的標準的。康德認為美是具有「無目的性」的目的,美感是人類在充滿理性約束的社會中,非目的論的感官活動;尼采認為人們在欣賞美的過程,也會渴望成為美,人生傾向往美的方向移動。美感是經過許多體驗才能精煉而出,而教育部將此過程化約的成學樂器、看文物、聽戲劇幾條指南,說明了這些官員對於美學概念的陌生與疏遠。

齊克果不單只是將審美看作是一門藝術的課程,而是人類衡量事物的標準。因此人在培養審美觀時,也正在訓練其對世間萬物的客觀與感知力。就像我們每天吃飯,均衡飲食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廣泛的接觸各類型的藝術,不論藝術流派、媒材、創作形式,廣納百川才是培養審美觀的健全之道。另外,實踐藝術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流浪的歌者靠一張嘴就吟唱出優美的旋律,龐大的樂團在樂器的交織下演奏出盛大的交響曲。兩者都是藝術,形式的不同並不會減損創作的深度。

藝術並不是在博物館束之高閣,也不需要裝備齊全才能一親芳澤,審美觀的培養也無須大把銀子。在升學主義的校園裡,只要能對現有的美術課程給予資源與重視,讓學生了解美感的培養不是分數或考試能量化,也不是為了現實目的而存在的學問,而是能自由的體驗生活中的藝術性、感受事物的美。這麼簡單的做法,需要編列42億元的鉅額預算嗎? 或者教育部如此規劃本身也是某種行為藝術吧。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